在一般外科及整型外科的一個月過去了

忙碌的程度較內科有過之而無不及

多數時候回到宿舍完全沒有力氣再多讀一點書

到健身房運動一陣後便休息

準備迎接另一天的充實生活

 


也許跟一開始對於外科的不熟悉有關


1.
面對的病人不同

內科的病人多需要詳盡的鑑別診斷並隨時監測vital sign及各種數據

外科的病人當然也要注意這些,但由於狀況相對穩定

且住院的目的在開刀

所以我們關注的是術前評估及術後恢復狀況的評估


2.
學習重點不同

內科主要是動腦,而外科要學習的除了內科的評估以外

還有很多只有親自動手做後才有辦法得到的技能

例如縫皮、綁線、止血、拉鉤

看別人做都是那麼理所當然

自己上場時才知道每個動作都是經驗的累積


3.life unlike human being

也許是要讓我們提早適應臨床生活

每天7:00AM要跟總醫師及住院醫師進行chief round

報告值班狀況並討論新接的病人

若自己有病人,要在chief round之前看完病人並換完藥

於是每天6:30以前要起床

若遇到開刀日或要接新病人

七八點回去是常態

 


來到外科前其實對於外科有很多的想像

也想過未來投入外科

但第一個星期就覺得應該重新思考這個問題

 


將自己的生活完全的投入診間及手術房是否是我想要的?

近似於工匠的生活形態會不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狹隘?

 


一間手術房一個外科醫師,也許一天可以幫助三個人

但那也只是也許

切掉的腫瘤隨時可能復發

切去不要的器官再重新接上縫合

真的可以讓醫師扮演神的角色,引領病人回到日常生活嗎?

我不知道,所以我疑惑了

SANY8164.JPG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ahchen08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